您好,用量化工具选择基金并非完全靠谱。量化模型多基于历史数据挖掘因子相关性,但其有效性受市场结构突变、黑天鹅事件等非参数化冲击影响显著,存在过度拟合与幸存者偏差风险,尤其在极端行情下,因子失效概率呈非线性陡增。而且,量化工具所采用的算法逻辑往往是固定的,难以应对市场中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和投资者情绪等非量化因素,这些因素对基金价格的短期波动乃至中长期走势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不过,咱们盈米基金的专业团队通过多维度因子动态适配框架筛选基金,具备较高成功胜率。团队采用 GARCH 族模型捕捉波动率聚类特征,能精准识别基金收益波动的集群现象,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结合卡尔曼滤波实时修正因子权重,确保各因子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构建包含 alpha 捕获效率、信息比率稳定性、下行风险夏普比率等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基金的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业绩稳定性。
例如,某客户此前依赖单一动量因子工具配置基金,该工具仅关注基金过去一段时间的上涨势头,忽略了市场估值、行业轮动等关键因素,在 2023 年 Q4 风格切换中回撤超 15%。加入我们筛选的多因子平衡型基金组合后,通过贝塔中性策略对冲系统性风险,即通过构建与市场基准贝塔值接近零的组合,降低市场整体波动对组合收益的影响,同期最大回撤控制在 6.2% 以内,年化夏普比率提升至 1.8。这一组合还运用了 Copula 函数刻画资产间的非线性相关结构,在不同市场情景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分散化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若您想深入了解因子有效性衰减系数测算、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在基金筛选中的应用,以及更多关于基金组合构建的专业知识,可点击右上角加微信入群,获取更多专业解析和独家研究报告。
发布于2025-7-11 14:18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