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出口型板块(如家电、纺织):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产品海外售价上升,削弱竞争力,例如某家电企业出口占比 6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 5%,可能使出口利润缩水 8%-10%。
进口依赖型板块(如航空、造纸):人民币贬值会增加原材料采购成本,例如某航空公司燃油进口占比 90%,汇率贬值 3% 可能导致燃油成本增加 2%-3%。
对冲策略:
企业层面:关注有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例如某纺织企业通过远期结汇锁定汇率,可将汇率波动对利润的影响控制在 3% 以内。
投资者层面:配置 “汇率中性” 组合,如同时持有出口型企业(受益贬值)和进口型企业(受益升值),降低单一汇率方向的风险。例如,人民币升值周期中,减持家电出口股,增持航空股(燃油成本下降)。
工具层面:通过外汇 ETF 或跨境 ETF(如恒生科技指数 ETF)间接对冲,若人民币升值压制出口股,港股科技股(多为外向型)可能受益于汇率因素,形成互补。
发布于2025-7-8 09:03 武汉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58156177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