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在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的大背景下,基金市场已全面进入净值化管理时代,保本型基金成为历史。货币基金虽因底层资产优质,过往表现稳健,但在市场利率波动、信用风险暴露等极端情形下,仍存在净值跌破 元的风险。
以 2020 年疫情冲击为例,部分货币基金 7 日年化收益率短期内从 2.5% 骤降至 1.2%,少数产品甚至出现单日万份收益低于 0.2 元的情况,这印证了其并非绝对安全。当前货币基金 1.8% 的年化收益,与银行活期存款(约 0.25%)、1 年期定期存款(约 1.0%)相比,虽有一定优势,但难以抵御通胀侵蚀。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货币基金更适合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其 T+1快速赎回功能(单日限额 1 万元)能满足 3 - 6 个月应急资金需求,确保家庭财务安全垫的稳定性。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货币基金规模超 10 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近三分之一,充分体现其在资产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储蓄保险虽在前五年缴费期无显性收益,但从金融产品设计逻辑来看,其本质是通过长期资金锁定利率。以复利 2.5% 计算,这一收益率具有极强的确定性和抗周期能力。在全球利率下行趋势下,多国已进入负利率时代,我国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自 2019 年改革以来多次下调,5 年期以上 LPR 已从 4.85% 降至目前的 3.05%,银行存款利率同步走低。
储蓄保险的终身保底 2.5% 复利,在长期维度下优势显著。采用 “货币基金 + 储蓄保险” 错配策略,能构建科学的资产组合。
以 40 岁客户 50 万资金配置为例,将10万元投入货币基金,假设日均余额维持在 10 万元,按 1.8% 年化收益计算,前 5 年累计收益约 9,200 元(按复利计算)。
剩余 40 万元分 5 年投入储蓄保险,每年缴纳 8 万元,首笔资金从第 6 年起开始按 2.5% 复利增值,第 10 年末保单现金价值约 44.7 万元(包含后续保费投入及部分收益),第 25 年末可达约 71.2 万元。二者组合不仅实现了资金流动性与收益性的平衡,还通过时间复利效应,有效提升了资产的长期价值。
从风险管理角度,这种配置分散了利率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货币基金可在市场利率上行时,快速捕捉短期投资机会;储蓄保险则在利率下行周期锁定长期收益,形成互补。同时,储蓄保险的法律属性赋予其债务隔离、资产传承等功能,在财富保全层面具有独特优势。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不同产品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表现差异显著。若您希望了解更多货币基金筛选标准(如规模、机构持有比例、偏离度指标)、储蓄保险产品 IRR(内部收益率)精算对比,或定制符合您风险偏好与财务目标的资产配置方案,欢迎点击右上角加微信,我将为您提供一对一深度服务,助您实现资产稳健增值与家庭财富的长远规划。
发布于2025-7-7 17:31 北京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058203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