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没说清,核心是 “保险”和“存款”的销售误导问题 ,背后有这些原因和应对方法:
一、银行没说清的常见原因
1. 产品性质混淆:
国寿乐盈是 寿险(理财型,如年金险/增额寿) ,但柜员为了业绩,把它包装成“高息存款”推荐,故意模糊“保险”和“存款”的区别(存款保本保息、灵活取;保险收益看现金价值,提前退保有损失)。
2. 收益描述不实:
“利息3.5%”大概率是 “演示利率”(比如年金险万能账户的中档演示,或增额寿的预定利率),但保险收益 非100%保证(除了合同里的现金价值表),且保单不会写“利息”,而是“现金价值”或“生存金”。
3. 销售流程违规:
银保监会要求银行卖保险必须 “双录”(录音+录像) ,明确告知:“这是保险产品,不是存款/理财产品”“缴费期多长”“退保会损失多少钱”。如果没双录或没讲这些,就是违规操作。
二、你现在该做的3件事
1. 先辨明产品类型:
找到保单,看是 “国寿乐盈年金险” (返还生存金,可进万能账户)还是 “增额终身寿险” (现金价值逐年涨)。重点看 “现金价值表”(每一年退保能拿多少钱),和“3.5%”的关系:
◦ 若为增额寿:现金价值按年复利增长(合同里的利率是固定的,写进条款);
◦ 若为年金险:生存金+万能账户收益(万能账户的“3.5%”是演示,实际利率每月公布,目前很多已跌破3%)。
2. 追溯销售过程:
要求银行提供 双录视频(销售时的录音录像),如果视频里柜员没说“这是保险”“退保损失”,或虚假承诺收益,可向 银保监会投诉(12378) ,主张“销售误导”,要求全额退保(即使过了犹豫期,也有机会维权)。
3. 警惕后续缴费:
若保单是 “期交产品”(比如每年交1万,要交5年/10年),中途断缴会扣更多钱!先判断:
◦ 若现金价值表显示 “第n年现金价值≥已交保费”(比如交3年共3万,第3年现金价值≥3万),可考虑继续持有;
◦ 若还没回本(现金价值<已交保费),且销售确实违规,优先维权退保,避免越交损失越大。
简单说:银行没说清,本质是 把保险当存款卖的销售误导 。你现在要做的是“查合同、要双录、辨维权”——先搞懂自己买的啥,再追溯销售漏洞,有理有据争取权益(别拖,投诉时效越近越有利)。
发布于2025-8-6 12:28 苏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18210424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