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其实不在指标本身,而是多数人忽略了三个关键点:
1. 信号过滤机制:指标给出的突破信号需要配合量能验证(比如{VOL>REF(VOL,1)*1.2}),否则容易被假突破诱单
2. 参数适配:不同品种波动特性差异大,比如螺纹钢用{MA(CLOSE,5)}做短线参考,而沪镍可能需要调整到{MA(CLOSE,8)}
3. 止损纪律:再好的指标也需搭配硬止损,建议用{ATR(14)*1.5}作为动态止损基准
实战案例:去年带过一个做PTA的学员,用多空通道指标时总被震荡打脸。后来给他加了两个条件:
- 只在早盘9:30-10:30和夜盘21:00-22:00这两个高波动时段交易
- 结合{DRAWBAND}函数绘制的压力带,突破后回踩不破前高才入场
三个月后他的短线胜率从38%提升到67%
(这里有一份《文华指标实战手册》,包含6种经典信号验证方法和3套动态止损模板,点个赞加微信发你)
发布于2025-6-30 12:19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