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关键要看底层资产和市场环境。短期涨幅亮眼的产品未必适合长期持有,建议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优先选择历史业绩稳定、管理规范的机构产品。比如债券型产品抗波动性强,但收益相对保守;权益类产品收益空间大,但需承担市场波动风险。
一、市场波动是常态
近一年涨幅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比如2023年AI概念基金短期暴涨后回调,这类追热点产品需警惕"过山车效应"。
二、产品类型决定收益天花板
货币基金年化2%-3%属于保本型,而混合型产品可能达到10%+,但需注意回撤幅度。
三、机构资质比收益率更重要
选择有公募牌照、投研团队强大的机构,比如某头部券商资管产品近五年最大回撤控制在8%以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作为从业8年的持证理财顾问,我独创"三阶避坑法",能帮您匹配与风险偏好匹配的产品组合。点击右上角添加微信,可免费获取《2025年理财避雷手册》,内含10款高性价比产品对比表。最近签约客户还可享受优先预约银行专属额度权益,让专业的人帮您把钱"放对地方"。
发布于2025-6-18 08:40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332258950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