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通过 API 接口获取的数据,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时监控和异常处理。在程序代码层面,设置定时任务,如在 Python 中利用APScheduler库,定时调用 API 获取最新数据,并与上一次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计算价格变化率、成交量变化幅度等指标,判断数据是否在合理波动范围内。若数据出现异常波动,如价格瞬间大幅涨跌、成交量突然暴增或归零,触发异常处理机制。异常处理方面,当 API 调用返回错误代码(如 404 表示页面未找到、500 表示服务器内部错误等)时,程序捕获异常,记录错误信息(包括错误代码、时间、调用的 API 接口及参数等),同时进行重试操作。可设置重试次数和重试间隔时间,如连续重试 3 次,每次重试间隔 5 秒,若重试仍失败,发送通知(如邮件、短信)给相关人员,告知 API 调用异常情况,以便及时排查问题。还可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如预期获取的是包含多个字段的股票行情数据,检查实际获取的数据字段是否完整,若缺少关键字段,视为数据异常,同样进行错误记录和通知处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发布于2025-6-13 14:14 武汉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58156177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