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指数基金确实相对稳健,但亏钱的情况也很常见。跟踪同一指数的多只基金买进去,风险分散效果其实没想象的那么好。市场整体下跌时,再稳健的指数基金也扛不住,去年就有35%的净值型产品出现过浮亏。
估值陷阱要注意,低估值不代表马上就能涨。有些行业估值看着低,可能几年都在原地踏步。政策风向突变时,整个行业指数可能突然跳水。
费用问题别小看,管理费超过0.6%的长期很吃亏。某数据显示,频繁操作导致的成本能吃掉收益的30%。增强型指数基金超额收益不稳定,反而可能多亏。
持有时间太短是大忌,至少3年才能穿越周期。2024年数据显示,定投亏损的90%都在18个月内割肉。债市波动也会传导到部分指数基金。
想诊断持有的指数基金?右上角加微信帮您分析!我是理财顾问张老师,盈米叩富团队专做基金诊断,帮您避开这些坑~
发布于2025-6-11 11:04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332258950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