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 / 收获季节影响供应(如大豆秋季上市期价格承压);
天气因素(如厄尔尼诺影响作物产量);
消费旺季(如生猪春节前需求上升)。
发布于2025-6-10 14:26 南京
您好 农产品季节性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种植与生长季节
不同农产品有各自适宜的种植时间和生长周期。比如,北半球的小麦一般在秋季播种,经过冬季休眠,春季返青生长,夏季收获;玉米通常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这种季节性的种植和生长特点,使得农产品在不同季节面临不同的生长状况和产量预期,从而影响市场供应。
收获与上市季节
收获季节农产品集中上市,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价格往往面临下行压力。像苹果在秋季大量采摘上市,此时市场上苹果供应充足,价格通常会有所下降。而在非收获季节,由于库存消耗和供应减少,价格可能会上涨。
消费季节
一些农产品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夏季是西瓜、桃子等水果的消费旺季,因为天气炎热,人们对这些水果的需求量大;冬季则是红枣、核桃等坚果的消费相对旺季,与节日消费和冬季养生习惯有关。消费需求的季节性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成交量。
气候与自然灾害季节
气候条件对农产品生长影响显著。比如,春季的倒春寒可能影响果树开花结果,夏季的暴雨、洪涝会淹没农田,影响农作物生长,秋季的干旱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这些自然灾害通常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旦发生,会改变农产品的产量预期,进而引起价格波动。例如,若夏季暴雨频繁影响玉米生长,市场会预期玉米产量下降,推动玉米期货价格上涨。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期货相关问题需要了解,直接添加微信或者电话联系,24小时在线,免费解答,祝您投资愉快。
发布于2025-6-10 16:27 北京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沪镍期货的季节性规律是什么?
鸡蛋期货规律性很强,具体有哪些季节性/周期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