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2025年下半年债市大概率呈现震荡偏强格局,核心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宽松延续、财政供给压力可控以及外部环境边际改善。以下从六大维度展开分析:
一、经济增速放缓:债市走强的底层逻辑
1.增长动能边际减弱
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达5.1%,但二季度预计放缓至4.9%,全年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的U型走势。下半年财政刺激力度可能减弱(如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放缓),消费需求被提前透支,出口受全球贸易摩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将强化市场对债市的避险配置需求。
2.通胀压力温和可控
CPI预计在0附近波动,年底可能小幅回升至1.5%左右,但PPI负增长压力仍然存在。低通胀环境为央行维持宽松政策提供空间,实际利率下行将支撑债券估值。
二、货币政策宽松:债市的核心支撑
1. 降息降准预期延续
央行明确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空间。尽管5月降准降息落地后市场反应“利好出尽”,但经济预期不稳时央行可能再次出手,例如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国债净买入等工具释放流动性。
2.资金利率平稳运行
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DR007(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预计围绕政策利率中枢波动,短端利率“焊住”限制长端下行空间,但经济走弱可能推动资金利率阶段性下探,为债市提供阶段性机会。
三、财政供给压力:短期扰动但可控
1. 超长期特别国债放量发行
2025年拟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较去年增加3000亿元,主要集中在5-9月。供给高峰可能对债市形成短期冲击,但央行可能通过扩大国债净买入、引导保险等机构配置来对冲。
2.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
1-2月政府债净发行达2.6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财政存款下拨滞后导致流动性阶段性紧张。随着发行高峰过去,下半年供给压力边际减轻,叠加央行流动性管理,债市供需将逐步平衡。
四、国际环境改善:外部风险边际降低
1.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但仍存
市场预计2025年美联储仅降息两次,累计56个基点,较此前预期大幅收缩。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倒挂达-2.74%,资本外流压力仍在,但央行通过外汇干预和逆周期因子可缓解冲击。
2.关税缓和提振风险偏好
中美关税对等加码风险降低,贸易摩擦缓和可能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分流部分债市资金,但经济基本面差异仍将支撑债市防御属性。
五、市场结构变化:资产荒或卷土重来
1.信用扩张乏力
社融增速预计二季度末见顶,下半年信贷需求受经济放缓压制,企业融资意愿不足。银行负债端压力(如非银存款流失)可能限制其风险资产配置,转而增配利率债。
2.机构配置需求稳定
保险、理财等机构面临“资产荒”,高评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仍是主要配置方向。十年国债ETF份额年内增长超40%,资金持续净流入,反映市场对债市的长期看好。
六、风险与策略建议
1.核心风险点
(1)政策预期差:若经济数据超预期反弹,可能削弱降息预期,导致债市回调。
(2)供给冲击: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若超预期,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
(3)外部波动:美联储政策转向、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加剧跨境资本流动波动。
2.操作策略
(1)久期选择:10年期国债利率预计在1.5%-1.8%区间震荡,建议维持中等久期,避免过度押注单边行情。
(2)品种配置:利率债优先选择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信用债聚焦高评级城投和产业债,规避弱区域、弱资质主体。
(3)工具运用:通过国债期货对冲利率波动风险,或配置国债ETF(如十年国债ETF511260)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4)波段操作:逢回调加仓,预留分批建仓空间,尤其关注经济数据走弱、政策宽松加码等信号。
总结
2025年下半年债市将在“经济放缓+政策宽松”的主线下震荡偏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核心波动区间预计为1.5%-1.8%。投资者需平衡防御与进攻:利率债作为底仓提供安全垫,高评级信用债捕捉票息收益,衍生品工具对冲波动风险。同时,密切跟踪经济数据、政策动向及供给节奏,动态调整持仓结构,在波动中把握债市的结构性机会。
发布于2025-6-4 14:25 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