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标准:一般是指为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改善、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等经济活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例如,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污染治理项目、绿色交通项目等。统计方法:银行业金融机构会按照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重点统计绿色信贷余额和比重、违约率、绿色信贷资产分布和质量,以及绿色贷款的环境效益等。对于绿色债券等其他绿色融资工具,也有相应的统计指标,如发行量、存续规模等。
发布于2025-5-27 09:11 郑州
绿色融资交易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融资。界定标准和统计方法如下:
### 界定标准
- **国际**:常见的有《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标准》等,它们对绿色项目的范围、资金使用等给出指引,如规定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清洁交通等项目。
- **国内**:我国出台《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明确绿色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六大类,融资用于这些产业相关项目可界定为绿色融资交易。金融机构也会结合自身标准,综合评估项目环境效益、技术可行性等。
### 统计方法
- **资金流向统计**:统计流入绿色项目的资金规模,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等。可按项目类型、地域等维度统计。
- **项目评估统计**:对已完成的绿色项目进行评估,统计项目数量、投资回报率、环境效益等指标。如统计减少的碳排放量、节约的水资源等。
- **金融产品统计**:按不同金融产品统计绿色融资交易,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统计其发行数量、金额等。
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应持续完善标准,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发布于2025-6-18 23:09 广州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专业投资者的认定标准有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