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KYC)、交易牌照、数据隐私保护(如 GDPR)、禁止市场操纵。
发布于2025-5-25 20:00 武汉
量化交易的合规性要求可分为以下六大核心维度:
一、事前报告管理
强制报告义务
所有程序化交易需遵循“先报告、后交易”原则,未经交易所报告的投资者禁止开展量化交易。
需提交账户信息、资金配置、交易策略、软件架构等核心数据。
高频交易需额外申报服务器位置、系统测试报告及故障应急预案。
动态更新机制
交易策略或系统发生重大变更时,需在5个工作日内补充报告。
二、交易行为规范
禁止行为 具体表现 监管措施
异常交易 频繁撤单(单日超500笔)、瞬间申报速率异常(≥300笔/秒) 触发重点监控,限制交易权限
市场操纵 拉抬打压股价、虚假申报、自成交等行为 行政处罚或刑事追责
系统干扰 影响交易所系统安全或正常交易秩序 暂停交易资格并追责
三、内部合规管理
组织架构要求
需设立独立合规部门,专职人员占比不低于团队总人数10%。
风控系统需嵌入交易模型,实时监控异常指标(如撤单率≥70%)
审计与留痕
交易日志需完整保存至少20年,包含策略逻辑回溯及异常事件溯源记录。
四、高频交易差异化监管
认定标准
日均申报笔数≥5万笔,或单日最高申报速率≥300笔/秒。
特殊限制
交易所可加收0.01%-0.03%的额外费用抑制高频交易。
高频策略需提交压力测试报告及市场冲击评估数据。
五、技术系统安全
系统稳定性
需通过交易所压力测试,保证99.99%的交易时段系统可用性。
权限隔离
交易系统与风控系统需物理隔离,操作权限实行分级审批制
六、信息披露义务
策略透明度
需向投资者披露策略风险特征(如杠杆倍数、最大回撤率)。
异常事件公告
若发生系统故障导致交易异常,需在2小时内向监管机构提交书面说明。
总结:量化交易的合规框架以全流程监管为核心,覆盖事前准入、事中监控、事后追责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综合)。北交所等交易所对高频交易、策略透明度等领域的监管要求更为细化,具体规则可能存在区域性差异。
发布于2025-5-25 20:32 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