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层面: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如货币政策宽松时,可适当增加对受益于资金宽松环境的创业板成长型企业的投资;若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可增加防御性较强的创业板公司的比重,如消费类、医药类企业。行业层面:当某个行业出现政策利好、技术突破等积极因素时,加大对该行业创业板股票的配置;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则减持相关股票。例如,当新能源行业迎来政策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爆发时,增加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产业链上创业板股票的仓位。公司层面:若创业板公司的业绩、经营状况、管理团队等基本面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市场竞争力增强,可考虑增持;若出现财务造假、重大经营事故等负面事件,应果断卖出。
发布于2025-5-20 00:03 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