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是衡量账户风险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式如下:
计算公式
维持担保比例 = (现金 + 信用证券账户内证券市值总和) / (融资买入金额 + 融券卖出证券数量×当前市价 + 应计利息及费用)
各组成部分解析
总资产(分子部分)
现金:信用账户内的可用现金,包括融券卖出所得的资金。
证券市值:账户内持有的股票、基金、债券等证券的当前市场价值总和。
总负债(分母部分)
融资买入金额:通过融资借入的资金总额。
融券负债:融券卖出证券的当前市值(按当前市价计算)。
利息及费用:融资利息、融券费用及其他相关手续费。
计算示例
假设某信用账户情况如下:
现金:10万元(含融券卖出所得3万元)
证券市值:20万元
融资买入金额:5万元
融券卖出:卖出1000股某股票,原价30元(现价40元,负债=1000×40=4万元)
应计利息及费用:0.1万元
计算步骤:
总资产 = 现金(10万) + 证券市值(20万) = 30万元
总负债 = 融资买入(5万) + 融券负债(4万) + 利息费用(0.1万) = 9.1万元
维持担保比例 = 30 / 9.1 ≈ 329.67%
关键注意事项
融券负债按当前市价计算:若股价上涨,融券负债增加,可能导致维持担保比例下降。
利息费用累计:利息通常按日计提,需计入总负债。
风险阈值:
警戒线(通常150%):需关注风险,可能需追加担保物。
平仓线(通常130%):若未及时补仓,券商可能强制平仓。
总结
维持担保比例实时反映信用账户的风险水平,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波动对融券负债和证券市值的影响,避免触发强制平仓。不同券商的具体规则可能略有差异,建议以合同约定为准。
发布于2025-5-15 15:07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