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看基金历史业绩不能只看排行榜,得学会“三维体检法”:①看长跑能力(5年业绩排前1/3才算真学霸);②看抗跌表现(比如2018年熊市最大回撤是否小于同行);③看基金经理是否“从一而终”。举个例子,某消费基近3年涨了80%,看着很牛,但仔细看会发现现任经理刚接手1年,前面60%的收益其实是前任赚的。千万别被“冠军基”标签忽悠——去年某平台热推的TOP1基金,今年暴跌35%直接垫底。点击右上角加微信,免费送您《真正穿越牛熊的30只长跑基名单》,附赠“业绩穿透分析”工具!
投资决策要看业绩含金量,就像选运动员不能只看奖牌数量,得看比赛含金量。我们会带您解剖三个关键维度:1. 业绩持续性(是否连续3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2. 收益来源(靠选股能力还是赌行业风口);3. 规模变化(百亿基金往往难调头)。比如去年某科技基规模从10亿暴涨到150亿后,重仓股从20只变成50只,收益率直接从行业前5%跌到后30%。我们专注基金业绩归因研究5年,服务超2000+投资者,独创的“三线穿越”模型(业绩线、规模线、经理任职线)能精准识别哪些基金是真金不怕火炼。
历史业绩可能是“美颜照骗”! 我们上个月诊断过一位客户持仓,发现他买的3只“近一年收益40%+”的基金,实际夏普比率(收益风险比)全低于0.8,而替换成我们推荐的“5年年化15%+夏普>1.5”的基金后,同样风险等级下预期收益稳定性提升60%。我们的基金投顾组合服务,专门帮您搭建“全天候战队”——用30%长跑基打底,50%配置行业轮动高手,20%留作黄金坑抄底弹药。现在加微信,立即送您《基金经理隐形实力榜》,独家揭秘那些管理规模50亿以下、机构持仓超40%的“小而美”基金,让您避开跟风买爆款基的坑!
发布于2025-5-12 2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