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于筛选可转债的量化指标及其含义和作用:
转股溢价率
含义:转股溢价率 =(可转债价格 - 转股价值)÷ 转股价值 ×100%。转股价值 = 正股价格 × 转换比例,它反映了可转债价格相对其转股价值的溢价程度。
作用:该指标是衡量可转债股性的重要指标。较低的转股溢价率意味着可转债价格与转股价值较为接近,当正股价格上涨时,可转债通过转股获得的收益可能性更大,股性更强;反之,较高的转股溢价率则说明可转债的股性相对较弱,投资者为转股付出的成本较高。
纯债溢价率
含义:纯债溢价率 =(可转债价格 - 纯债价值)÷ 纯债价值 ×100%。纯债价值是假设可转债不转股,按照普通债券的估值方法计算出的价值。
作用:此指标体现了可转债价格相对其纯债价值的溢价水平,用于判断可转债的债性。纯债溢价率较低,说明可转债的债性较强,在市场行情不佳时,其下跌空间相对有限,具有一定的保底作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
到期收益率
含义:到期收益率是假设投资者持有可转债至到期,期间获得利息收入并在到期时收回本金,按照复利计算出的收益率。
作用: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可转债在持有至到期情况下的保底收益水平。如果到期收益率为正,且高于同期无风险利率,那么即使可转债不转股,投资者也能获得一定的收益,该可转债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反之,如果到期收益率过低甚至为负,那么仅从债性角度看,投资价值可能较低。
正股波动率
含义:正股波动率是衡量正股价格波动程度的指标,通常使用历史数据计算得出,如年化波动率等。
作用:正股波动率较大,意味着正股价格有较大的波动空间,这会增加可转债转股获利的可能性,同时也会提高可转债的期权价值,因为可转债具有类似于期权的特性,正股价格波动越大,可转债的价值也可能越高。但高波动率也伴随着高风险,正股价格下跌时,可转债价格也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剩余期限
含义:剩余期限是指可转债从当前到到期日的时间长度。
作用:剩余期限较长的可转债,其转股的时间价值较高,投资者有更多的时间等待正股价格上涨实现转股获利。此外,在市场利率波动时,剩余期限长的可转债受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大,其纯债价值的波动也会更明显。而剩余期限较短的可转债,可能很快面临到期赎回等情况,其投资价值更多地取决于当前的转股价值和到期收益情况。
信用评级
含义:信用评级是由专业评级机构根据可转债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因素给出的评级结果,如 AAA、AA+、AA 等。
作用:较高的信用评级通常表示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较低,违约可能性较小,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收益相对更有保障。信用评级高的可转债在市场上可能更受投资者青睐,其流动性也可能更好。不过,信用评级也并非绝对,投资者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可转债的投资价值。
双低指标
含义:“双低” 通常指低转股溢价率和低到期收益率。有些投资者会综合考虑这两个指标,选出转股溢价率和到期收益率都相对较低的可转债。
作用:这种筛选方法的逻辑是,低转股溢价率保证了可转债的股性,使其在正股上涨时能较好地跟随;低到期收益率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可转债的债性和当前价格的合理性,避免买入价格过高的可转债。通过双低指标筛选出的可转债,相对具有较为平衡的股债特性,适合追求稳健收益且希望兼顾一定股性收益的投资者。
发布于2025-5-7 21:09 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