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首先用均线进行一个基本的筛选,筛掉那些走势弱的行业。然后对那些强势的行情,进行复盘,你就会发现每个行业指数都是有不同的规律。
周期性行业如能源、原材料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显著,需重点识别长期趋势的起始与转折点,关注周线级别的支撑阻力位有效性,结合库存周期指标确认技术突破的真伪。成长型行业如科技、生物医药更依赖短期动能变化,应放大对小时线级别突破信号的捕捉力度,同时监测成交量异动与波动率扩张的匹配程度,警惕过度背离带来的趋势反转。
消费、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的技术分析需强化均值回归思维,布林带与乖离率指标的参数设定应较成长股更保守,重点识别股价在历史波动区间内的规律性摆动。金融地产类标的需将政策周期与技术形态叠加验证,特别关注跳空缺口的回补概率及月线级别通道的持续性。跨行业比较时需校准技术指标的行业基准值,例如科技股的RSI超买阈值可适当上移,而传统制造业的MACD金叉需配合更长周期均线确认。
同时,我这里有最新超低开户佣金福利,限时优惠,还有年化收益6%的理财券可以买,欢迎右上角添加微信一对一解答。
发布于2025-5-4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