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环境下,主动型基金与被动型基金的选择需结合行情特征、基金策略有效性及个人投资目标综合判断,无绝对优劣之分。
1. 行情适配性分析
·
震荡市/结构性行情:主动型基金更优。例如,2025年A股呈现“科技成长+高股息”双主线,主动型基金可通过行业轮动(如减仓消费、加仓AI算力)和个股精选(如挖掘低空经济概念股)获取超额收益,历史数据显示此类行情中主动基金年化超额收益可达5%-8%。
·
单边牛市:被动型基金占优。如2020年核心资产牛市中,沪深300ETF全年涨幅27%,跑赢80%主动基金,因指数天然满仓且无风格漂移。
·
熊市防御:被动型基金(如债券ETF)或量化对冲基金更稳妥,主动型基金可能因持仓集中导致回撤超20%。
2. 策略有效性评估
·
主动型基金:关注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如连续3年跑赢基准)、持仓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占比<50%)及风格稳定性(换手率<300%),避免“挂羊头卖狗肉”的风格漂移产品。
·
被动型基金:优先选择流动性佳(日均成交超1亿元)、跟踪误差小(年化误差<0.5%)的ETF,如沪深300ETF、科创50ETF,避免迷你基金(规模<2亿元)的流动性风险。
当前市场结构性机会为主,建议以“核心+卫星”配置:60%资金投入行业主题ETF捕捉趋势(如芯片ETF、红利ETF),40%精选主动型基金博取超额收益。 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微信,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发布于2025-4-26 20:07 北京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177307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