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垃圾填埋场中,有机垃圾在厌氧环境下分解会产生大量甲烷,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 28 - 36 倍(在 20 年时间尺度上) 。通过垃圾分类,将有机垃圾分离出来进行堆肥或厌氧发酵处理,可有效减少甲烷排放;同时,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其被填埋或焚烧,减少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分类使可回收物(如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得以集中回收和再加工,转化为新的资源,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开采需求。例如,回收 1 吨废纸可再造约 850 千克新纸,节省木材 3 立方米;回收塑料可用于生产新的塑料制品或燃料,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
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分类后的垃圾更便于进行针对性处理,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垃圾处理的能耗和成本。例如,焚烧发电处理的垃圾若经过分类,去除不可燃物和有害物质,可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本 。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垃圾分类处理的需求增长,将带动垃圾回收、分拣、再生利用等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 。同时,推动相关技术研发和创新,如智能垃圾分类设备、高效垃圾处理技术等,提高垃圾处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垃圾分类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且重要的公众参与行动,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碳中和的认识,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碳中和的良好氛围 。
发布于2025-4-23 16:07 武汉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58156177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