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耗生产过程:半导体制造是一个高度复杂且能耗巨大的过程,涵盖光刻、刻蚀、掺杂、薄膜沉积等多个工艺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电力维持设备运行和控制生产环境。例如,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光刻机,其运行和维护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还需要使用特殊的冷却系统,进一步增加能耗。据统计,半导体行业的用电量约占全球总用电量的 1% - 1.5%,且随着芯片制程不断缩小、性能提升,能耗还在持续增加,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难度极大 。
特殊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半导体生产需要使用多种特殊材料,如高纯度硅片、光刻胶、特种气体等,这些材料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而且,部分关键工艺对环境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如无尘车间需要持续的空气净化和恒温恒湿控制,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消耗。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企业难以轻易更换现有材料和工艺,给节能减排带来很大挑战 。
全球产业链协同难度大:半导体产业具有高度全球化特征,从原材料供应、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企业。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环保标准存在差异,协调全球产业链实现全流程碳中和,需要各国企业在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面临巨大的沟通和协作成本,且容易受到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 。
设备更新与投资压力:为实现碳中和,半导体企业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采用更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技术。然而,半导体生产设备价格昂贵,如一台先进的光刻机价值高达数亿美元,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同时,技术研发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中小企业可能因难以承担成本而在碳中和转型中面临困境 。
发布于2025-4-23 14:42 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