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换新基金就像生病换药方——不能只看广告里说“包治百病”,得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感冒还是骨折。去年有个客户,把亏了20%的消费基换成某爆款新能源基,结果又撞上光伏价格战,三个月再亏15%;而另一位客户听我们建议,先用“基金体检表”扫描持仓,发现原基金踩雷是因为规模暴增导致调仓迟钝,换成同赛道但规模适度的黑马基金后,半年就回本还赚了8%。如果您也怕“刚出狼窝又入虎穴”,点右上角加微信,我给您发《基金调仓避坑指南》,三步教您识别“假李逵”基金!
投资决策确实需要个性化方案。换基金不是开盲盒,关键要抓三个命门:第一看基金经理的“真实战力”(比如管理同类型基金5年以上的实盘收益,别被挂名老将骗了);第二查新老基金的相关性(用某券商的数据工具跑三年相关性矩阵,避免换个马甲继续亏);第三算准市场周期(比如在半导体库存周期底部,把亏损的成长基换成左侧布局的定开基)。我们上个月帮一位重仓医药的客户,发现他持有的基金重仓股研发失败率高达40%,果断换成“药械均衡配置+港股创新药对冲”组合,不仅回撤比原基金少12%,最近还靠GLP-1减肥药风口逆市上涨。
跟您说个血泪教训:
客户A去年听银行推荐,把亏钱的军工基换成“稳健型”固收+产品,结果碰上债市调整又亏5%;客户B通过我们做的“压力测试”,发现他的风险承受力其实适合股基,只是需要分散行业——调仓成30%军工+30%黄金股基+40%红利的组合,今年上半年收益11%跑赢96%的基民。这就好比脚疼去治脚,结果发现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如果您也不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加微信,我给您做份《持仓病因诊断书》,咱们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让每一分调仓都变成反击的弹药!
发布于2025-4-22 10:46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332258950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