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短期内有利于A股,中期有利于港股而较不利于A股。短期看,中国平安、海螺水泥、中国人寿、中国神华这些折价率较高、仍有一定上涨空间的A股,在上证综指的权重都比较大,如果其继续上涨,仍会带动上证指数走高。但现在其他权重股如中国石油(行情,问诊)、中国石化(行情,问诊)、四大国有银行的A/H股估值已经接近,未来其A股走势具有更多不确定性,对上证指数上涨的贡献将会很小。因香港股市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市场,又频繁交易及时修正股价,因此股票平均估值相对较低。即便在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分股中,也还有很多低价股甚至仙股,这对内地资金将较有吸引力。因此不排除沪市资金通过沪港通较多流向港股,从而在中期造成沪市“缺血”。每天105亿元成交额度,对沪市每天1000亿左右的成交额,并非可以忽视的数字。长期看,随着沪市股票估值逐渐与港股接近,也更加具有投资价值。
第三,A股T+1更不合时宜,潜伏危机,必须加快改革,全面改革。T+1是一种偏袒卖方压制买方的非对称交易制度,在A股市场上害了很多股民,使他们不能及时纠错。而实行T+0的港股在这方面就较有优势。当A/H股股价非常接近时,一旦股市环境突变,持有H股的投资者可以及时止损而当天买入同类股票A股的投资者只能望洋兴叹,这不仅造成市场的不公平,而且给市场大资金实现无风险套利提供了方便,严重时会打乱沪港通的交易制度。因此我们这边应当尽快废除捆绑投资者手脚的T+1,让两个市场的投资者享受基本公平。
第四,对深市有一定影响,可能产生“抽水”效应,虽然未来深港通也可能推出。深市股票与港股估值差异更大,尤其在创业板中小板股票中。比如同样是热门的博彩概念股,深市这边的姚记扑克(行情,问诊)股价近30元人民币,鸿博股份(行情,问诊)上周五也收盘于21.30元,分别相当于37.50港元和26.63港元。在香港股市中,华彩控股0.72港元,众彩股份3.62港元。大陆投资者炒股票并不太在意每股净资产多少、市盈率多少,而更在乎股价。显然,港股更有吸引力。那么没有在池壁上凿一个洞的深市会不会被“抽水”到沪市再到港股呢?这种可能性相当大。未来深市股票的估值水平一定会受到港股的间接影响。这可能迫使有关方面考虑设立“深港通”的必要性。
发布于2014-8-27 10:43 厦门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一对一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17376481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