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缩量:2024 年新发转债规模降至 2017 年以来新低,2025 年预计转债净供给延续缩量趋势。再融资政策延续严监管态势,上市公司融资意愿不振,叠加转债到期、强赎等因素,转债市场存量规模可能继续下降。如 2025 年到期转债数量规模或创新高,同时银行转债供给或持续低迷。
需求变化:险资等增量资金可能进入转债市场,增加对高等级大盘转债、弹性较高的新发和次新转债的需求。由于转债具有 “债底保护 + 股票期权” 特性,在低利率环境下,其吸引力增加,机构投资者对其需求或持续上升。
关注基本面和条款:选择转股溢价率较低、正股基本面较好的可转债,关注其现金流稳健性、财务状况等。同时,关注已经下修完成,基本面有支撑,处于双低状态的标的,以及明确中长期不强赎的标的。
优化资产配置:通过配置含有可转债的各类 “固收 +” 产品,如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等,实现资产多元化配置。还可关注转债 ETF,在参与低估机会的同时分散信用风险。
把握市场趋势和热点:关注宏观经济动态、政策变化对权益市场和转债市场的影响,把握市场风格切换。如在当前环境下,关注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制造业升级,以及受益于扩大内需政策的消费板块等题材机会。
加强风险管理:了解可转债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关注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以及宏观经济波动、政策调整等带来的市场风险,合理控制仓位,避免过度投资
发布于2025-4-14 12:54 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