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实际上是指A股市场中,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限售流通股。 “大非”通常指的是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较大的股东,例如公司发起人、战略投资者等,他们持有的限售股数量相对较大。“小非”则是指持有股份比例相对较小的限售股股东,例如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投资者或自然人等。 这些股份在公司上市前就已经存在,但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在上市初期被限制流通,也就是“限售”。
当这些限售股解禁,也就是过了限售期可以自由交易时,如果股东选择在二级市场出售这些股票,就构成了“大小非”减持。
至于“大小非”减持是否会影响股价,答案是通常会有影响,但并非绝对。 大规模的“大小非”减持,尤其是“大非”的减持,往往会被市场解读为负面信号。 原因在于:
首先, 大量的解禁股涌入市场,增加了股票的供给,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股价形成下行压力,这是供求关系的基本体现。
其次, “大小非”股东通常持有股票的成本较低,他们的减持行为可能会被市场解读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信心不足,或者认为当前股价已经较高,从而引发投资者的抛售行为,加剧股价的下跌。
然而, “大小非”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程度,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减持的规模、减持的速度、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市场整体环境以及投资者情绪等等。 并非所有“大小非”减持都会导致股价大幅下跌,有时市场能够消化这些减持压力,股价也可能保持稳定甚至上涨。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解答您的疑问。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出。若您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点头像加我微信直接问我!我们是国企上市券商,现在到我们这开户,能做到零门槛低佣开户,主板北交所港股通一视同仁,融资利率4.5%起,入金更多可继续调整,欢迎咨询!
发布于2025-4-6 20:59 武汉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一对一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17376481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