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在股票估值过程中,锚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它会导致人们过度依赖最初获得的信息(即"锚"),从而影响对股票真实价值的判断。具体来说,当投资者首次接触某只股票时,可能会以历史价格、同行估值或市场平均市盈率等作为参考点,即便后续出现新的基本面或市场变化,也难以调整原有的估值框架。
例如,若某只股票过去一年交易在20倍市盈率,投资者可能潜意识将其视为"合理"水平。即使公司盈利下滑或行业环境恶化,仍会以20倍为基准进行估值,导致高估风险。反之,若股票长期处于低位,投资者也可能忽略其改善潜力,低估其价值。这种偏差在IPO定价、并购估值和趋势投资中尤为明显——投资者容易将发行价、首日涨幅或前期高点作为锚点,忽视动态分析。
要克服锚定效应,建议建立系统化的估值流程:1) 采用多维度指标(DCF、相对估值等)交叉验证;2) 定期检视假设条件是否变化;3) 设置严格的买入/卖出纪律,避免被初始价格束缚判断。
希望能帮到您!若您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点头像加我微信直接问我!现在到我们这开户,能做到零门槛低佣开户,主板北交所港股通一视同仁,融资利率4.5%起,入金更多可继续调整,欢迎咨询!
发布于2025-3-25 11:16 武汉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