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关于香港储蓄险收益下调至6.5%是否要“上车”,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有长期资产配置需求(如教育金、养老规划),且能承受汇率波动,现在确实是比较好的窗口期。毕竟新规后,同一产品的演示收益降低,早买能锁定更高预期。具体分析如下:
1. 为什么现在买?抓住两个关键点政策调整前“高演示”优势:目前在售的7%演示产品,未来可能停售或调整。虽然实际收益不一定下降,但同一家公司的新产品演示收益降低后,保险公司为了维护达成率数据,可能优先兑现老产品的非保证分红。
投保优惠窗口:香港保险公司年底常推保费折扣(如预缴利息、首年折扣),叠加汇率低位,性价比更高。
2. 收益下调≠实际到手钱变少演示收益≠保证收益:香港储蓄险收益分“保证+非保证”,下调的是非保证部分的演示上限(从7%→6.5%)。实际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历史达成率多在90%-110%。
长期持有更关键:以30年为例,7%和6.5%的演示收益差距约32万美元,但若经济上行,实际收益可能高于演示值。
3. 别盲目跟风,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资金是否长期不用?香港储蓄险前5年退保可能亏损,适合10年以上规划。能否接受非保证收益波动?美元加息周期结束,投资难度增大,短期收益可能不及预期。是否需要多元货币配置?香港保单支持美元/港元/人民币等转换,适合留学、移民等需求。
香港储蓄分红险的优势在于 多元货币、灵活传承、对冲单一市场风险,但不同公司产品差异大(如英式/美式分红、底层资产比例)。建议添加右上角微信,获取最新产品对比表和分红实现率数据,货比三家再决策,避免被单一销售话术误导。
发布于2025-3-14 17:43 免费一对一咨询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332258950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