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一、政策为何“偏爱”ETF?
“强制储蓄+长期锁定”的天然适配
ETF低费率、高流动性的特性,能有效降低投资者短期交易冲动,符合养老金“退休前不得提前支取”的刚性要求。而普通基金因申赎灵活,易被用于非养老用途,政策难以约束。
税收杠杆撬动中高收入人群参与
以月薪2万元的职场人为例,每年投入1.2万元至ETF账户,可抵扣个税1,200元(按专项附加扣除3%计算),同时投资收益免税。若配置目标日期2050年的ETF,长期年化收益约6%-8%,复利效应显著。
二、ETF相比其他养老工具的“独门优势”
1. 风险分散更彻底沪深300ETF覆盖300家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均衡,单只股票持仓占比不足0.1%,有效规避“踩雷”风险。相比之下,银行理财虽保本但收益率仅2%-3%,无法抵御通胀;个股投资波动率常超20%。
2. 成本碾压式优势某沪深300ETF管理费仅0.15%/年,而同类主动管理型养老基金平均费率为1.5%/年。长期持有10年,ETF可节省近12%的总成本(按复利计算)。
3. 透明度高,监管可控ETF每日公布实时净值与持仓清单,资金流向透明可追溯。例如,科创板50ETF的持仓成分股全部为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便于监管部门引导养老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4. 应急场景更灵活ETF二级市场T+0交易,急需用钱时可快速变现(如赎回股票型ETF仅需1-2个交易日)。而银行理财提前赎回可能损失3%-5%收益。
点击右上角扫码加微信,立即获取《2024养老ETF实战手册》
免费领取:① 您的“养老投资画像”测评 ② 前100名加赠:价值299元的“家庭资产避险策略”专业顾问1对1答疑,帮您用ETF打造“跑赢通胀+税收优化”的养老组合,名额有限,扫码速领!
发布于2025-3-13 14:11 北京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058203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