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储蓄险VS大陆储蓄险,有什么区别?
01、产品形态
大陆储蓄险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年金险(部分产品可附带万能账户)一类是近几年备受市场青睐的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是固定时间,固定领取生存金的保险,部分年金险产品会附带一个万能账户,到期的生存年金可以进入到万能账户中二次增值;
增额终身寿险则是自投保之日起,对应的有效保额以年为单位持续复利递增,直至终身。两者的保险标的均为被保人的寿命,被保人生存,合同持续有效;被保人身故,则合同终止。
香港的储蓄类保险产品又叫储蓄分红险,它以终身寿险+分红的形式呈现,并且支持多币种,可以为美元、港币、澳元、日元等多种货币,同时支持拆分为多份保单。
其中分红又为保证金额和非保证金额两部分(需要特殊说明一下,在香港储蓄分红保险中,演示的非保证部分,大概率都是能够实现的)具体可以登陆保险公司官网,查询往年的【分红实现率】。
分红实现率越高,预期收益就越高。
分红实现率=100%,说明演示收益与实际收益一致;
分红实现率>100%,表示实际收益超过演示收益,是更赚的;
分红实现率<100%,则意味着实际收益少于演示收益,产品未来收益有待观察。
02、产品收益
说到储蓄类保险和理财,收益一定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从香港和大陆两地对保险公司资产配比的监管来看这个问题。在大陆的保险资金运用中,固收类资产占比高达70%。目前,大陆保险公司投资的平均收益率刚过5%,而增额终身寿险这类产品的预定利率设定上限不超过3%,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在香港,保险资金运用不受监管限制,可全球配置,并且权益类资产占比较高,香港的储蓄类保险虽然保证收益率较低(1%),但实际收益却常常可以达到6~7%。
03、保单架构的灵活性
在大陆,被保险人作为保险标的,目前是不可以变更的。其灵活性,主要通过加减保和保单贷款实现。而香港的储蓄分红险,通常都支持无限更换被保险人。这样可以让保单一直延续下去,收益也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只要保单持有人还有在世的家人就可以。一份保单,代代相传;也可通过保单分拆,实现多种用途,全家共享;还能视经济形势选择解锁或锁定红利。
04、保单的功能性对比
香港保险的功能性主要有高端医疗或简易信托,相比而言,大陆储蓄险的功能性更丰富,有养老社区、万能账户、保险信托、留学通道等等。
大陆储蓄险收益是保证的,白纸黑字写进合同。国内的保监局对大陆保司是强监管,从保险公司成立、资金投向等全过程都是强监管,即使保司破产也会有其他保司接手,不会影响保单效力。
如果没有境外货币的需求,且这部分资金就是要在国内用(退休养老用,孩子上学用等等),那选择大陆的储蓄险更适合。所以,没有绝对的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的产品。对高收入人群来说,香港+内地产品综合配置,是更合理的,以及——存钱,不管存在哪里,不管每次存多少,为未来的自己未雨绸缪,是好的,是必要的。
【写到最后】
我是思思,让每一位阅读者,通过客观、中立的角度去深度了解保险配置和养老规划,通过风险管理和养老金的规划,让财富保值增值,在退休以后过上有品质的养老生活。
如需进一步咨询,【欢迎右上角加一下我的微信】,我会结合您的实际情况,给您一些更有用的建议。深度研究市场上储蓄类产品,为您推荐最合适的。
发布于2024-3-31 13:16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