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债要求高不高?如何打新债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打新债秘籍 打新必备资料包 如何打新债

打新债要求高不高?如何打新债

叩富问财 浏览:518 人 分享分享

2个回答
咨询TA
首发回答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打新债与打新股票不同,无需要投资者有市值,只需要开通可转债权限即可,其中开通可转债权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
2、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在申购时,投资者可以直接顶格申购,其中申购规则如下:
1、T日,原股东需要缴纳足够资金,其他投资者无需缴款,操作申购。
2、申购数量为1手,即10张的整数倍,最高不得超过其上限。
3、T+1日,公布中签率。
4、T+2日,公布中签结果,中签的投资者必须在16:00前在账户缴纳足够认购资金。
5、投资者在第一次申购之后,之后的申购无效,以第一笔申购为准。
6、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但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自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收到弃购申报的次日起6个月(按180个自然日计算,含次日)内不得参与新股、可转债、可交换债的申购。放弃认购的次数按照投资者实际放弃认购新股、可转债与可交换债的次数合并计算。
在可转债发行时,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中签率:
1、虽然投资者使用同一账户,多次申购同一只股票,第一次为有效单,其余申购均无效,但是,投资者可以利用亲朋好友的证券账户,申购同一只新股,间接地提高其中签率。
2、投资者可参加网上申购、或者参与配售,即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之前,买入正股,获得配售资格,来提高可转债中签率。
3、对于同一只可转债的申购,其中签概率一样,申购数量也一样,投资者可以多申购几只可转债来提高其整体的中签率。
除了打新之外,投资者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可转债,其中可转债券与股票不一样,它实行T+0的交易方式,即当天买入在当天可以卖出,增加了可转债的投机性,在买入时,应该合理地控制其仓位,设置好止盈止损位置,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打新债可以联系我,微信随时在线,免费给您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

发布于2023-9-20 23:14 上海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打新债满足两年的交易经验和开通前20交易日日均五十万,开户流程是比较简单的,线上渠道就可以开户的,带好银行卡和身份证直接开户,现在都是直接找客户经理进行开户的,我司线上低佣金开户,欢迎联系我。

发布于2023-9-21 09:48 玉林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答主提问, 最快30秒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其他类似问题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打新债需要什么条件,不太理解,帮忙说下
您好,打新债是需要满足申请权限的条件是:证券账户开户满6个月,申请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10万。可转债我司是可以做到万0.5的,我司可以提供超优惠佣金福利!找我办理即可!欢迎随时了解...
首席李经理 286
打新债几点打容易中签,麻烦解惑,感谢!
新债中签主要看运气,和申购时间早晚关系不大。按照交易所规则,打新中签是系统随机分配的,不存在哪个时段更容易中签的说法。实际经验来看,中签率更多取决于顶格申购(比如1000手)以及账户是...
资深黄经理 59
打新股和打新债有什么区别?风险如何?
打新股和打新债其实都是投资的一种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但它们的玩法和风险是不一样的。打新股就是在公司刚上市的时候去申购股票,希望能中签,然后等股票上市后涨价再卖掉赚钱;而打新债是申购...
资深顾问林 4533
打新债哪个证券公司手续费低?不同证券公司的账户可以一起打新债吗?,想问下专业老师,
在选择打新债的证券公司时,手续费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通常,大型或线上券商如华泰证券、东方财富等,往往提供较为优惠的手续费,通常可以协商到成本价到万分之三之间。建议在开户前与券商的客户...
刘经理 398
开户打新债,证券佣金最低可以调到多少?
每个券商在其不同地区的营业部可能会有不同的手续费标准,手续费可根据账户资金额度灵活调整。交易费用可以根据资金规模和交易活跃程度降低,而各家券商佣金标准也各有特色。在开通账户之前联系线上...
首席福福经理 360
什么是打新债/打新股?普通人能参与吗?风险大吗?有没有有经验的说一下
打新债指投资者以发行价申购新发行的可转债,通过抽签确定中签资格。其门槛低、费用少,上市后通常不会跌破面值,收益主要来自溢价差和利息收入,适合中等风险承受能力者。打新股则是参与公司首次公...
许经理 527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4.8万+ 浏览量 1080万+

  • 咨询

    好评 2.6万+ 浏览量 504万+

  • 咨询

    好评 2.3万+ 浏览量 455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