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准指数的MSCI中国指数(MSCIChinaIndex),其涵盖在香港-美国股市挂牌上市的中国企业。今年以来,该指数已经回升11.3%,涨幅超过整体亚洲地区股市,也超越全球股市的5.6%。这主要归功于内地资金大量流入香港股市。截止今年,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交易环节,香港证券交易所已经接收到来自内地的投资资金70亿美元,平均每天进入的资金额为2亿美元。
但有一个很少受人关注的现象却在发生:
自2010年以来,MSCI中国指数的交易区间已经从50上移至70,而香港证券交易所却出现从64亿美元至129亿美元的大规模交易逆转。对香港股市来说,当日交易额在几个交易日内出现超过129亿美元的情况时,市场通常释放出的是一个到达顶部的信号。但唯一的例外却发生在2015年春节期间,当时,A股出现大幅上涨,而香港股市的股价也竞相上涨。在此期间,香港股市的交易量也出现大幅增加。
在此背景下,中国股市近期出现的上涨很难被判断为一种向牛市冲刺的迹象。2月23日,MSCI中国指数到达其峰值66,而内地股市日均交易量却停留在90亿美元以下。
为了支撑股市收益,香港股市将需要更多从大陆内地流入的资金。因为,现在国外资本对中国经济复苏的投资前景并不乐观。而表现活跃的管理基金仍然处于出售状态。
对此,高盛集团认为,中国大陆的资本外流情况仍然会保持持续态势。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接近540亿美元。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近三分之二。来自内地的190亿美元资金完全可以将整个香港股市买下,而其中经过银行证实的自由流通资金却只有区区21亿美元。
然而,与2015年的中国内地股市相比,目前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并不是快进快出,且表现不稳定的散户资金。在香港股市进行投资交易,投资者必须是机构投资者或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他们的投资活动也往往倾向于明智和谨慎的选择。这些从中国内地流出的资金倾向于在股价处于顶峰范围时卖出,在股价处于谷底范围时买入。
发布于2018-7-12 13:42 长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