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若想系统了解关联交易的法律知识,可从 法律依据、学习渠道、实务要点 三个层面入手,结合法规研读、案例分析和专业辅助,逐步掌握核心内容。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明确关联交易的法律依据(核心法规)
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主要围绕 “披露义务”“程序合规”“公平性判断” 展开,不同场景(如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跨境交易)的规则有所差异,需重点关注以下法律法规:
1. 中国境内法规
(1)《公司法》(2023修订)
核心条款:
第21条:禁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若因关联交易导致公司受损,相关方需承担赔偿责任。
第182条(新增):针对上市公司,要求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如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和信息披露必须符合规定,防止内部人通过关联交易掏空公司。
适用场景:所有公司(含非上市)的关联交易均需遵守基本规则,上市公司要求更严格。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
核心要求: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尤其是重大交易)时,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交易内容(如交易对方、金额、定价依据、关联关系等),确保中小股东知情权。
关键点:未依法披露关联交易可能被证监会处罚(如罚款、市场禁入)。
(3)《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核心内容:明确关联方的定义(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子公司、合营企业等)、关联交易的类型(购销商品、提供劳务、担保、资金拆借等),并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细节。
适用场景:所有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时需遵循,是判断关联交易是否合规的基础依据。
(4)《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证监会公告〔2018〕29号)
核心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明确审议程序(如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独立董事发表意见)、定价公允性审查等,防范利益输送。
(5)其他专项规定
国有资产交易:若涉及国有企业,还需遵守《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2号),要求关联交易需经国资监管机构或上级单位批准,确保国有资产不被低估或流失。
跨境关联交易:若涉及跨国企业,需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如反避税条款,防止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避税)及双边税收协定。
2. 境外法规(如需跨境交易)
美国:受《证券交易法》(SEC规则)约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需符合《S-X条例》的信息披露要求,并通过“公平性测试”(如独立第三方交易对比)。
欧盟:遵循《欧盟公司法指令》及各国国内法(如德国《股份法》对关联交易的严格程序要求)。
香港: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需经独立股东批准,并符合“一般性授权”或“特定交易审批”程序。
二、学习渠道与方法
1. 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原文
推荐方式:通过 官方渠道 获取最新法规文本(如中国政府网、证监会官网、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重点阅读《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核心文件,标注关联交易的定义、程序、披露要求等关键条款。
辅助工具:使用法律数据库(如北大法宝、威科先行、无讼案例),输入关键词“关联交易”“关联方”“披露义务”等,检索相关法规、司法解释及监管问答。
2. 研读典型案例(理解实务尺度)
上市公司处罚案例:通过证监会官网“行政处罚”栏目、沪深交易所“纪律处分”公告,查找因关联交易违规被处罚的案例(如未披露关联关系、定价不公允、关联方资金占用),分析违规原因及后果。
举例:某上市公司未披露与控股股东的关联采购交易,被证监会认定“信息披露违法”,处以罚款并责令整改。
法院判例: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关联交易 损害公司利益”“关联交易 公平性”等关键词,学习法院如何判断关联交易是否损害公司或股东权益(如是否“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未履行审议程序”)。
3. 参加专业培训或课程
线上课程:通过平台(如Coursera、edX、中国大学MOOC)搜索“公司治理”“关联交易法律实务”,学习高校或律所开设的专题课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商法课程)。
线下培训:参加律协(如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或券商组织的“关联交易合规”“上市公司治理”研讨会,获取一线实务经验(如如何设计关联交易审批流程、如何定价才算公允)。
4. 咨询专业人士(针对性答疑)
律师:若涉及具体交易(如企业拟与关联方签订合同),可委托商事律师或公司法律师,针对交易结构(如是否构成关联交易、是否需股东会批准)提供合规建议。
会计师:关联交易涉及财务披露时(如定价依据、交易金额),咨询注册会计师(CPA)或审计师,确保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
券商/投行: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可联系保荐机构,学习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操作(如公告格式、审议程序)。
三、关联交易的核心法律要点(快速掌握)
1. 什么是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 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 ,常见类型包括:
购销商品/服务(如母公司向子公司高价采购原材料);
提供担保/贷款(如控股股东为子公司提供无息借款);
资金拆借(如关联方之间短期资金往来);
资产交易(如上市公司向关联方出售固定资产);
关联担保(如子公司为母公司债务提供担保)。
2. 关联方的认定标准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管及其近亲属、持股5%以上的股东、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等。
上市公司规则:通常扩大范围(如关联自然人控制的企业、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等)。
3. 合规核心要求
程序合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需经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关联董事/股东需回避表决),重大交易可能需独立董事出具独立意见。
信息披露:必须公开交易细节(如交易金额、定价依据、关联关系),确保中小股东知情。
公平性:交易价格需公允(参考市场价、第三方报价),避免利益输送(如低价卖资产给关联方、高价采购关联方商品)。
四、总结:学习路径建议
基础入门:先读《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原文,了解关联交易的基本定义和禁止性规定;
实务深化:通过案例(上市公司处罚、法院判例)分析违规情形和合规要点;
专业辅助:针对具体交易(如企业合同、上市筹备),咨询律师/会计师,确保操作合法;
持续关注:监管规则可能更新(如证监会新规、会计准则修订),需定期查阅官方文件。
掌握关联交易法律知识,核心是 “识别关联关系→遵守程序规则→确保交易公平→规范信息披露” ,无论是企业经营者、投资者还是法律从业者,均需重视这一领域的合规要求。 ⚖️
发布于2025-10-20 14:07 成都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45740313
秒答
一对一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