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产品没有包含权益类,建议卖掉,换成权益类产品,2023一二季度的市场比较看好。
发布于2023-1-9 18:00 台州
亲爱的叩友您好,我想从三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是为什么会亏?
理财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就应该是保本的,并且应该按照业绩比较基准来实现收益。
但是今年事情变得不一样了,或者说人们的感受不一样了。
其根源来自于理财净值化管理,理财有理财子公司发行,银行代销,打破刚性兑付。
这就意味着理财的价格根据其投资标的的波动而波动。
理财产品的投资大部分的债券。
债券就是企业向投资人借钱给的一个凭证,承诺按约定付息还本。
如果这个债券是由国家发行的,市场认为其是无风险的,可以按约定还本付息,那么他的价值就是本金加上每天的利息来增加,价格曲线就应该是稳定向上的。
但如果是由企业发行的,在不违约的情况下其价格也应该和国债一样逐日递增。
但由于采用净值化管理,债券需要根据估值方法来估值,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还款能力会影响债券价值,可以参照去年房地产公司债券大幅贬值的情况。
此次理财的价格波动又更复杂。
近三年来,货币市场维持了长时间的低利率,多次降准降息,流动性较为宽裕。企业融资价格已经很低了。
伴随着管理放开和明年经济更快速增长的预期,市场上产生了利息上涨的预期。当然原因会更复杂,这里只是简单地进行描述。
根据凯恩斯了货币需求理论,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价格的下降,人们就回减少债券的持有,转向持有货币。
简单理解就是如果有同期限债券,后发行的利率比先发行的利率高,那么人们更倾向于购买后发行的债券,先发行的价格就会降低。
对比理财单位净值走势和国债期货价格走势发现二者走势一致,这也说明了此次理财价格的波动源自于利率预期的变动。
第二个是我是如何应对的?
我买的理财从11月初开始下跌,对于已经到期的理财我在十一月中旬进行了赎回,转向购买活期理财和结构性存款。对于未到期了理财,只能表示无奈,选择持有。
之前是把理财和存款作为稳健资产的配置的,基金和股票是作为另一部分来管理的,在这里只谈稳健资产的部分。
为什么选择把到期的理财赎回,主要基于两个考虑。
一个是预期的改变可能是长期的。也就是说这一波债券估值下跌可能是长期的,除非理财持有的债券到期兑付,否则亏损就是真实的。
但理财持有的债券很可能不能到期。面对巨额的理财赎回,理财经理面对的只能说卖出债券,这样亏损就产生了。
群体的不理性会打破个体的理性,
另一个理由就是,2022年股票市场的低迷带来结构性存款的高收益无法实现,2023年股票市场大概率的好转也就意味着结构性存款款的高收益兑付成为可能。
同时结构性存款作为存款的本质属性就意味着其刚性兑付,至少不会产生本金的损失。
三是如何稳健的进行理财?这一部分其实也是分享我稳健资产是怎么配置的。
活期的资产这一部分主要的各种宝宝,也就是以朝朝宝,朝朝盈等各类投资于货币型基金的、可随时赎回的、可直接支付的活期类理财产品为主,期利率大多在2%-2.3%之间。
主要目的是满足临时性支付需要,并且让资金获取一定的收益。
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本质是存款,保证到期本金能够兑付。
机构拿一部分资金购买挂钩的衍生品,如果到期到达了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约定的高收益。如果没有实现,就拿低收益。
完全投资于存款的理财产品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完全投资于存款和持有至到期优质债券策略的理财产品。
该产品就可以不适用净值化的估值方式,体现在收益上就是每天收益都是稳定增长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分享,如果想进一步交流,欢迎添加我的企业微信。
发布于2023-1-9 21:09 贵阳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基金在2024年能回升吗?现在亏的太多了
活期理财会亏钱吗?安全吗?
基金亏多了,还能回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