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东为您推荐

五矿证券有限公司成都二环路东四段证券营业部 | 理财顾问

太牛了!华为"造车"引爆A股:千亿巨头涨停潮,创业板猛拉3.5%,外资狂买138亿!5000亿巨头冲击涨停

原文由“中国基金报”发布

作者 江右


中国基金报 江右

 

华为的“第一辆车”来了,汽车股纷纷暴涨,A股市场大涨,创业板暴拉3%!

 

北汽蓝谷、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安凯客车等纷纷涨停,歌尔股份涨停,张坤增持的海康威视一度冲击涨停,科创板第一妖股来了,热景生物6天暴涨179%。

 

汽车股领头,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化工、半导体等齐发力,A股市场全线上扬,创业板指数一路走高,大涨3.49%。

 

 

上证指数涨1.3%、深证成指涨2.58%,两市成交额5267亿元,3055只个股上涨,991只下跌。

 

 

北上资金上午净买入138亿元。

 

 

周末华为“造车”刷屏:

A股汽车股引爆

 

上周末,华为“第一车”刷屏,华为一直宣称不造车,但“华为 Inside”车型已经到来。4月17日,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极狐联合华为发布了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这是华为的第一辆车——不仅搭载了华为HI解决方案,同时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车,起售价38.89万元,使用华为快充技术10分钟可以增加续航197公里!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自动驾驶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

 

美团创始人王兴下场评价:“特斯拉终于遇到一个技术实力和忽悠能力旗鼓相当的对手了”。

 

今日上午,北汽蓝谷首当其冲,一字涨停;这是北汽蓝谷连续涨停,北汽蓝谷市值达481亿元。

 

 

长安汽车、小康股份、东风汽车等也纷纷涨停,长安汽车市值946亿元,小康股份市值也超400亿元。

 

 

华为概念股大涨,蓝特光学20%涨停,长信科技、联创电子、歌尔股份、水晶光电等涨停或涨幅超10%。

 

 

新能源电子元器件等板块

也纷纷大涨

 

华为“造车”还引爆了相关的新能源板块(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等板块,化工、有色、半导体等板块也大涨。

 

 

尤其电子板块的巨头歌尔股份,也涨停,市值1108亿元。

 

 

电子连接器龙头立讯精密也涨停,市值2562亿元。

 


创业板权重股发飙


创业板权重股狂涨,宁德时代暴涨7.33%,东方财富、爱尔眼科涨超3%,智飞生物涨超7%,亿纬锂能涨逾9%,蓝思科技涨超8%。


 

千亿一哥张坤增持

5700亿海康威视冲涨停

 

最新数据显示,千亿“公募一哥”张坤在一季度狂买海康威视,他所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一季度买入海康威视至少10亿元,期末持有市值超过50亿元。

 

4月17日(周六),还有约400家机构加班调研海康威视。花旗、瑞银、高瓴资本、睿远基金等一众国内外知名机构云集。

 

今日上午,海康威视股价高开高走,早盘一度冲击涨停,上午大涨6.66%,市值5683亿元。

 

 

不过,张坤增持的同时,知名私募冯柳却在一季度大手笔减持。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一季度减持3500万股海康威视,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减持金额达到20.5亿元,不过期末仍持有市值120.85亿元,位列海康威视第三大流通股东。


白酒大涨:茅台冲击2100元

 

酿酒股也大涨1.64%,贵州茅台涨1.94%,股价2095元逼近2100元。

 

 

科创板第一妖股:连续5涨停

6天暴涨179%

 

今天上午,热景生物再度20%涨停,这已经是热景生物连续第5个20%涨停,4月13日以来的5天涨幅高达148.85%,加上4月12日暴涨12.11%,4月12日以来6天暴涨179%。

 

 

科创板开市以来,首只连续5天20%涨停的股票,由此诞生。

 

4月12日晚,热景生物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亿元到6.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59亿元到6.59亿元,同比增加109125.67%到128630.25%。

 

基金报读者都在看:

华为"第一车"刷屏!王兴:特斯拉终于遇到真正的对手!华为最新表态也来了:不造整车,每辆车上赚1万元

中一签赚10万?今日上市,更有历史罕见:"七箭齐发"

 编辑:舰长

 

查看全文

原文由“中国基金报”发布

作者 江右

免责声明

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该机构及授权机构观点,信息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以该信息所属官方披露平台为准。 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原作者申请授权。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微信:cofool68。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展开

以上内容来自公开信息 点击获取 原文链接